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于2025年8月18日印发实施了 《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也就是广电21条。
电视剧集数不再设40集上限,超40集的剧目经总局全剧本评审后可备案公示,鼓励自由创作。
取消两季间隔一年的限制,单集时长灵活化,按市场需求定档,方便平台按需排播。
之前,剧集《长相思》就因为集数问题分为两季,但从播出效果来看,第一季的大爆现象并未延续到第二季。
另外,在国际上,季播剧是常见的电视剧排播形式,《老友记》《识骨寻踪》等作品播出时间延续了十多年,都已成为现象级的IP。
不再硬性规定电视台古装剧年度占比(原≤15%)及平台首屏月度数量(原≤2部),改为“按需精准管理,利于题材多样化管理。
网台不同步,一剧两星,一晚两集等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制作方的资金回流速度。
试点实行电视剧中插广告政策,经总局批准后,可实施每集电视剧中间插入一次不长于30秒的剧情或商业广告等。
系列剧、季播剧、单元剧、情景喜剧等类型剧可试行分集/分单元送审,边修改边播出。
明确了仅三类剧目需公安部审查(以重大革命史、公安史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公安部主要领导同志为原型;跨境犯罪、全国性影响的重特大敏感案事件)。
一般历史电视剧、专业领域如医疗、保险、教育等作品,有专家提前介入保证作品的专业性、准确性、严谨性即可。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无论从用户规模、市场规模和产业效益,微短剧都不再是简单新兴的娱乐产品。
爱奇艺、腾讯等头部平台已经开始让渡份额给短剧,但短剧在此之前仍未进入主流电视台。
而本次提出的支持微短剧通过电视台播出,意味着省级卫视具备政策支持条件,可开设微短剧剧场,意味着微短剧正式进入主流视线和市场。
一是可择取境外优秀作品进行高质量本土化改编,本土化改编并不局限于放开日、韩IP。
三是优化引进剧集指标分配,支持卫视频道等重点主体引进优秀电视节目,取消单一主体引进指标数量限制。
这意味基本取消了境外剧的配额限制,同时也能在卫视频道的黄金时段看到龙8娱乐平台境外剧了。
另外,若干措施还包括了加强超高清节目制作与推广;推动纪录片、动画片精品创作;加强版权保护等具体内容。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政策影响下政策发布后,华策影视、欢瑞世纪、慈文传媒等制作公司及芒果超媒、新媒股份等平台股价飙升。
文化传媒指数在所有行业板块中的涨幅仅次于通信设备指数和软件指数,资金净流入102.57亿。
《若干举措》中的取消集数限制、提高审核效率缩短审核流程,放宽广告限制以及鼓励引进海外IP和明确短剧的地位都无疑是行业的强心针,加快了行业复苏的脚步。
从根本上推动了影视工业的市场与资本之间的平衡,打破了行业惯有模式,引入多元化创作模式,改变传统观影习惯。
构建了长剧+短剧、海外优秀作品+本土精品、纪录片、动画片多元立体的产业格局,有利于产业的长期平稳发展。